陳美恵:SOD集團開年矩獻,華人首次出演!
其實,兩岸三地的業界寫手早就在宣傳此人了,那就是陳美惠。
陳美惠,據我所知是業界公然公開宣傳推廣的首位華人。目前能知道的她是東北人,是中文教師,而且精通日語,意思是此人既有可能會三國語言,中文、日語和英語。
這簡直就是人才啊,問題是,為什麼要進入業界呢?想不通也搞不明白。
聽慣了日語和看慣了配的中文字幕,突然中文的對白還真有點不習慣。
從首部作品的表現來看,可圈可點。從外形上來看,長得還行,比較大衆化。
不過也有人質疑她身份的真實性,認為她隻不過是會說中文的日本人而已。她實在太可疑了,SOD集團以前也不是沒搞過,用會說中文的來假冒,主要是宣傳的噱頭,博取眼球。至于孰是孰非,孰真孰假,我們也搞不清楚。
不管她是真的來自于東北的,還是假冒的,這才華總難免讓人問一句:卿本佳人,奈何為娼?
娼妓,注定為社會所不容,就算再開放的社會,也無法完全認同。羞恥、道德、人性……,誰又能說得清呢?
那麼,什麼是娼妓?
娼這個字,本寫作“倡”,原本是古代的歌舞樂人。《說文》曰:“倡,樂(yue)也。”《廣韻》曰:“倡,優也。”“優”即戲子、藝人。
“妓”同“娼”,《廣韻》曰:“妓,女樂。”
所以,娼(或者倡)與妓,都是上古時代的藝術工作者。比如玩音樂、跳舞,耍雜耍、雜技等等。妓則通技,包括舞技和雜技,也寫作“伎”。
也就是說,不管叫娼妓,還是倡伎,最開始都是唱歌、跳舞的藝術工作者。但“倡伎”最終卻演化成了“娼妓”,這是以後的事情。
反正,娼妓一開始是音樂、舞蹈的藝術工作者。到唐宋後,娼妓大放光彩,滋生出了青樓文化。
中國的娼妓、青樓以及青樓文化,在日本就是藝伎、茶屋和藝伎文化。
中國娼妓、青樓文化已經成為曆史,但日本藝伎、藝伎文化卻一直延續到現代,并且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載體和日本傳統文化的象征之一。
日本藝妓誕生于江戶時代的吉原妓院街。
公元1603年,掌握大權的德川家康在江戶開設幕府,直到1868年明治維新,統治日本達200多年,這一時期史稱“江戶時代”,日本史上也稱“近世”。
穩定繁榮的江戶時代讓日本藝伎文化大放光彩。
江戶初期,藝伎大多是演藝賣身合二為一。在後來的發展中,二者才逐漸分離。
藝妓按照年齡,劃分為未成年與成年:未成年的藝妓稱之為“半玉”(也叫舞妓);成年的藝妓稱之為“一本”。
按照工種分為跳舞和唱歌,跳舞的為“立方”(たちかた),擔任三味弦、歌曲演奏的藝妓為“地方”(じかた)。
藝伎接客表演的地方就叫做“茶屋”。茶屋原本是茶館發展而來的,從原來的喝茶小憩到客人尋歡,藝伎表演的專業場所,是茶屋的發展史。
至于藝伎們居住的地方就叫:花柳街。“花柳”二字是取自唐代詩人王勃的“花紅柳綠”詩句。
18世紀中葉,日本藝伎作為一種職業被合法化,可以公開營業。以至于在日本的江戶新橋、柳橋和京都祇園等地都相繼出現了專門進行這種表演的藝伎館。
德川幕府中期,藝伎由主要服務于作為統治階級開始向基層武士和新興的商人階層服務,正因為如此,日本藝伎最重要時刻來臨了。
自古英雄愛美人,美人愛英雄。一場蕩氣回腸、動人婉轉的悲喜劇在日本拉開了。
天皇、權臣、高僧、武士、地主、商人、藝伎,他們相互交織,一同唱響了日本曆史上最蕩氣回腸、驚心動魄的故事。
德川幕府後期,日本曆史上倒幕大劇也拉開了。當時,各地的倒幕武士為了掩人耳目,就隐藏在藝伎茶館裡。他們以藝伎館為根據地,進行着各種計劃。
有些早已不滿幕府統治,具有俠義心腸的藝伎們開始幫助這些勤王的有志之士。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個叫“君尾”的勤王藝伎。
君尾本來出身于一個武士家庭,但她的父親被仇人所殺後,家族沒落,而她迫于生計淪落為藝伎。
由于出色的表演,她很快引起了上面的注意,甚至被幕府高官島田左近看上了,此人在京都負責追捕維新志士。
君尾為了維新大局,被迫接受了島田左近的求婚,随後君尾利用島田對她的寵愛有加為倒幕人士提供了大量情報。而且君尾還曾經搭救過不少倒幕志士。
維新派武士就根據她提供的情報,最後成功刺殺了島田。島田被殺後,幕府勢力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最終倒幕運動成功了,日本進入到了明治維新新時代。
後來有人說,當年沒有這些藝伎,日本的曆史恐怕就要重寫了。雖然有些誇張,但足以說明藝伎在倒幕運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明治維新以後,藝伎與政界人士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當時的伊藤博文、木戶孝允、滕浦大郎的妻子都是藝妓出身。
到20世紀20年代,日本藝伎進入到了黃金時代。當時日本的文人如夏目漱石、谷崎潤一郎、吉井勇、長田幹彥、司馬遼太郎等人,畫家如堂本印象、橫山大觀、山口華洋等人,企業家如稻盛和夫、本田宗一郎等人,都是藝妓館的常客。
據說,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湯川秀樹也曾光顧過京都的藝妓館,喝了兩盅日本酒後就大談宇宙的物質存在,結果聽得藝妓們一頭霧水。
這些故事類似于中國的才子和娼妓的故事。